区域旅游合作的“核心-边缘”模式及动力机制——以“海西”为例

被引:6
作者
陈非 [1 ]
庄伟光 [2 ]
李坚诚 [1 ]
机构
[1] 韩山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管理系
[2]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所
关键词
“核心—边缘”模型; 海西区旅游协作; 源动力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核心-边缘"模型以二元结构解释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形成机理与演变过程,为研究区域旅游发展动力机制与平衡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提供了理论指导;运用这个理论来剖析海西旅游经济区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内在发展机理,并由此推导出构筑由综合推动力、融入聚合力、创新性源动力等形成的区域旅游合作动力机制,以提高、加快核心区"革新"和辐射能力,构建多元多层的区域结构,推进区域旅游的均衡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核心—边缘理论在构建武汉旅游圈中的运用 [J].
黄贻芳 .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 (08) :17-18
[2]   从极化区的功能探讨长江三角洲的扩展范围 [J].
段学军 ;
虞孝感 ;
Josef Nipper .
地理学报, 2009, 64 (02) :211-220
[3]   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的金华地区旅游业发展差异分析 [J].
程昊 ;
何小勤 .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8, (08) :61-63
[4]   “核心—边缘”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述评 [J].
王小玉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10) :41-42
[5]   四川省旅游区域核心—边缘空间格局演变 [J].
史春云 ;
张捷 ;
尤海梅 ;
李东和 ;
王艳 .
地理学报, 2007, (06) :631-639
[6]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演化动力机制探讨 [J].
靳诚 ;
徐菁 ;
陆玉麒 .
旅游学刊, 2006, (12) :43-47
[7]   核心——边缘理论的应用和发展新范式 [J].
包卿 ;
陈雄 .
经济论坛, 2006, (08) :8-9
[8]   基于区域旅游合作的泛西安独立旅游目的地构建研究 [J].
黄金火 ;
马晓龙 .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51-56
[9]   竞争与整合:中国区域旅游发展与合作态势分析 [J].
王晞 ;
汪宇明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1) :5-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