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免检制之反思——以风险治理为视角

被引:37
作者
沈岿
机构
[1] 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
关键词
食品; 免检制; 风险治理; 正当性;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9.03.020
中图分类号
F203 [生产行业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三鹿毒奶粉"事件爆发之后被废止的食品免检制是产品免检制在食品监管领域的延伸。实行产品免检制的初衷是为了减轻企业负担、减少行政成本、摆脱地方的行政干预,然而,免检制在实际运行中渐露弊端。围绕免检制的绩效与正当性问题,存在反对与赞成两种意见。在引入风险理论之后可以发现,食品免检制忽视了食品行业在风险治理次序中的优先位置,忽视了食品风险的社会建构性,忽视了食品免检的制度风险,忽视了风险治理应有的分散、复合体系。这些忽视使食品免检制在风险社会中难获正当性,而无论其绩效如何。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风险控制与食品安全监管策略 [J].
谢敏强 .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08, (11) :17-18+28
[2]  
免检制度的前世今生[J]. 孙欣.法律与生活. 2008(20)
[3]   仅仅废除食品免检制度还不够 [J].
东馨笙 .
法人杂志, 2008, (10) :6-7+96
[4]  
选择性执法研究[J]. 王成.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2007(03)
[5]  
选择性执法研究[J]. 王成.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2007 (03)
[7]   对国家免检制度的再认识 [J].
徐克辉 .
监督与选择, 2007, (05) :54-55+69
[8]   回应免检质疑 [J].
苟铭 .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005, (09) :10-10
[9]  
免检制度:放弃还是完善[J]. 王娜.法人杂志. 2005(02)
[10]   全球化、风险社会与复合治理 [J].
杨雪冬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4, (04) :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