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笔谈

被引:60
作者
孙久文 [1 ]
张可云 [2 ]
安虎森 [3 ,4 ]
贺灿飞 [5 ]
潘文卿 [6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3] 南开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4]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5]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6]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雄安新区; 东北振兴; 全球生产网络; 区域价值链;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7.11.015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谋划布局并推动实施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进一步优化了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中国的区域格局和城市发展正在迈向一个更新、更高的阶段。为了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我们在《中国工业经济》高端前沿论坛(2017·夏季)暨"区域发展与城市化"研讨会嘉宾演讲的基础上,策划了本组笔谈。我们邀请5位知名学者探讨区域协调发展趋势、雄安新区、东北振兴和全球生产网络与区域发展问题,为区域协调与区域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探索。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61
页数:36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设立雄安新区的逻辑和十大关键问题 [J].
张可云 .
区域经济评论, 2017, (05) :39-43
[2]   参与全球生产网络与中国出口产品升级 [J].
贺灿飞 ;
陈航航 .
地理学报, 2017, 72 (08) :1331-1346
[3]   东北经济问题解决的主要途径:人力资本重置 [J].
安虎森 ;
肖欢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02) :109-116
[4]   中国对外贸易产品空间路径演化 [J].
贺灿飞 ;
董瑶 ;
周沂 .
地理学报, 2016, 71 (06) :970-983
[5]   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本质与疏解方向 [J].
张可云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6, (03) :23-25
[6]   东北经济的新一轮振兴与供给侧改革 [J].
靳继东 ;
杨盈竹 .
财经问题研究, 2016, (05) :103-109
[8]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态势与新一轮振兴 [J].
叶振宇 .
区域经济评论, 2015, (06) :61-67
[9]   东北经济失速的投资性根源 [J].
杨东亮 ;
赵振全 .
东北亚论坛, 2015, 24 (05) :94-107+128
[10]   如何看待当前东北地区的经济状况 [J].
赵昌文 .
人民论坛, 2015, (24)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