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时机、针法、刺激量对针刺治疗脑卒中疗效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王梅康
李静
魏友碧
机构
[1] 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理疗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理疗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理疗科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
关键词
脑缺血; 脑血管意外; 针刺疗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研究针刺时机(病程1~7d、7~14d、14~21d),针法(头针、体针、眼针),刺激量(轻、中、重)三因素对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在获得临床疗效方面的影响。方法选用拉丁方设计,同时安排3个因素,以针刺时机(A:1~7d;B:7~14d;C:14~21d),刺激量(轻、中、重),针法(体针、头针、眼针)三个因素及三个水平对各组进行治疗。观察针刺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变。结果以针刺时机7d内、体针、重刺激量的组合治疗效果最佳。结论多因素在不同水平上的优化组合,是提高针刺疗效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1996 / 1996
页数:1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不同穴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J].
庞勇 ;
李保良 ;
不详 .
中国针灸 , 2000, (02)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