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对鸟类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李峰
丁长青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鸟类; 环境监测; 指示生物;
D O I
10.13859/j.cjz.2006.02.025
中图分类号
X174 [环境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高残留物质,进入生物体后会长期存留并产生危害。近年来,有关生物体中POPs的研究已成为环境化学、生态毒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概述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主要类型、生态特征、来源和污染效应。介绍了POPs在鸟类体内富集的特点及其对鸟类的危害;分析了以鸟类作为环境监测指示生物时应注意的问题;对POPs的防治以及利用鹭类等水鸟监测环境污染的方法提出了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在五里湖中的重金属富集 [J].
杨健 ;
王慧 ;
朱宏宇 ;
贡小清 ;
虞锐鹏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3) :362-366
[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主要特征和研究进展 [J].
刘征涛 .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03) :93-102
[3]   用泥鳅作底泥重金属毒性指示生物的研究 [J].
王胜强 ;
孙津生 ;
丁辉 ;
李鑫钢 .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5, (01) :52-55
[4]   土壤原生动物对环境污染的生物指示作用 [J].
宋雪英 ;
宋玉芳 ;
孙铁珩 ;
张薇 ;
周启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0) :1979-1982
[5]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监测现状 [J].
李国刚 ;
李红莉 .
中国环境监测, 2004, (04) :53-60
[6]   江蓠作为富营养化指示生物及修复生物的氮营养特性 [J].
徐永健 ;
钱鲁闽 ;
焦念志 .
中国水产科学, 2004, (03) :276-280
[7]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环境问题与研究进展 [J].
谢武明 ;
胡勇有 ;
刘焕彬 ;
许振成 .
中国环境监测, 2004, (02) :58-61
[8]   不同年龄夜鹭卵中有机氯农药污染的生物指示 [J].
安琼 ;
董元华 ;
王辉 ;
葛方龙 ;
Fasola Mauro ;
Ruiz Xavier ;
张迎梅 .
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1) :139-143
[9]   白鹭作为无锡太湖地区环境污染指示生物的研究 [J].
阮禄章 ;
张迎梅 ;
赵东芹 ;
董元华 ;
Fasola Mauro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2) :263-268
[10]   多氯联苯对鸡胚的毒性作用 [J].
方昌阁 ;
张才乔 ;
夏国良 ;
乔惠理 .
动物学报, 2002, (04) :563-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