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当代农民合作社制度

被引:13
作者
崔宝玉
王纯慧
机构
[1] 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台湾农会; 潜在利润; 制度创新;
D O I
10.19626/j.cnki.cn31-1163/f.2017.02.016
中图分类号
F321.42 [经济联合体];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民相互合作的动力来源于对潜在利润的追求,潜在利润能否实现受社员异质性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影响。社员异质性降低是合作社实现"弱者的联合"的内部条件,市场环境、政策环境、财政资源分配机制等外部环境的优化是获得潜在利润的外部条件。只有内外条件同时具备,合作社才能实现"弱者的联合"。与我国台湾农民合作实践的比较发现,台湾农会成功的内部与外部条件在我国大陆都不具备,大陆合作社要实现"弱者的联合"有相当大的难度,大陆也很难重走台湾农会式的综合性农民合作道路。因此,大陆农业经营方式必须坚持合作社的专业性与互助性,完善合作社治理体系,优化外部环境,不断改善合作社相关政策环境和完善财政资源分配机制,推动合作社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还能否实现“弱者的联合”?——基于中日实践的对比分析 [J].
周应恒 ;
胡凌啸 .
中国农村经济, 2016, (06) :30-38
[2]   农业经营主体和经营规模演化的国际经验分析 [J].
周应恒 ;
胡凌啸 ;
严斌剑 .
中国农村经济, 2015, (09) :80-95
[4]   成员异质性、风险分担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余分配 [J].
黄胜忠 ;
伏红勇 .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 (08) :57-64+111
[5]   组织化潜在利润、谈判成本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合——两种类型联合社的制度生成路径研究 [J].
周振 ;
孔祥智 .
江淮论坛, 2014, (04) :67-75
[6]   农民专业合作社:“双重控制”机制及其治理效应 [J].
崔宝玉 ;
谢煜 .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 (06) :60-67+111
[7]   农村社区内生性组织及其“内卷化”问题探究 [J].
马良灿 .
中国农村观察, 2012, (06) :12-21+92
[8]   内部人控制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现实图景、政府规制与制度选择 [J].
崔宝玉 ;
刘峰 ;
杨模荣 .
经济学家, 2012, (06) :85-92
[9]   组织化潜在利润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形成发展的影响 [J].
邓衡山 ;
徐志刚 ;
黄季焜 ;
宋一青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4) :1515-1532
[10]   台湾农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兼议大陆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方向 [J].
黄祖辉 ;
邵科 ;
徐旭初 .
台湾研究, 2010, (05) :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