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早白垩世火山岩组合的地球化学及其成因研究

被引:34
作者
谢昕
徐夕生
邢光福
邹海波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球科学系南京,南京,南京,洛杉矶CA-,USA
关键词
中性火山岩; 岩浆混合; 含中性岩的火山岩组合; 双峰式火山岩组合; 浙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P594.2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070902 ;
摘要
浙东早白垩世含中性岩的火山岩组合和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对比研究表明,中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明显受到伴生的基性和酸性火山岩的影响。它们的微量元素协变关系证实:中性火山岩是由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混合形成的。双峰式火山岩具有与含中性岩的火山岩组合相类似的主量元素特征,但两者的微量元素特征相差较大。根据东南沿海在早白垩世时期的构造背景是由挤压向伸展拉张转变,以及各种元素具有不同的扩散速度,提出了浙东早白垩世火山岩组合的形成模式:若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仅进行了部分微量元素的交换,没有来得及发生主量元素的交换,就在伸展拉张的构造背景下喷出地表,则形成双峰式火山岩组合;若基性岩浆与酸性岩浆在地壳深处共存的时间较长,发生一定程度的主量元素交换,则形成偏基性和偏酸性的中性岩浆,若进一步发生化学成分的交换,则可形成典型的安山质岩浆,喷出地表就形成含中性岩的火山岩组合。
引用
收藏
页码:385 / 39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东南沿海火山岩基底构造及火山—侵入作用与成矿关系.[M].陶奎元等著;.地质出版社.1998,
[2]  
中国东南大陆火山地质及矿产.[M].陆志刚等著;.地质出版社.1997,
[3]  
Origin of Late Mesozoic igneous rocks in Southeaster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lithosphere subduction and underplating of mafic magmas.[J].X.M. Zhou;W.X. Li.Tectonophysics.2000, 3
[4]  
Geochemical constraints on the origin of bimodal magmatism at the Okinawa Trough; an incipient back-arc basin.[J].Ryuichi Shinjo;Yuzo Kato.LITHOS.2000, 3
[5]  
Late Mesozoic intrusive complexes in the coastal area of Fujian; SE China: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gabbro-diorite–granite association.[J].Xisheng Xu;Chuanwan Dong;Wuxian Li;Xinmin Zhou.LITHOS.1999, 2
[6]   Mesozoic felsic arc magmatism and continental olivine tholeiite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tectonic activity in southeastern China [J].
Lapierre, H ;
Jahn, BM ;
Charvet, J ;
Yu, YW .
TECTONOPHYSICS, 1997, 274 (04) :321-338
[7]   INTRUSION OF IGNEOUS ROCKS - PHYSICAL ASPECTS [J].
NEUGEBAUER, HJ ;
REUTHER, C .
GEOLOGISCHE RUNDSCHAU, 1987, 76 (01) :89-99
[8]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构造作用 [J].
舒良树 ;
周新民 .
地质论评, 2002, (03) :249-260
[9]   中国东南部白垩系综合地层学研究的新进展 [J].
李耀西 ;
汪迎平 ;
丁保良 .
地质学报, 2001, (04) :451-458
[10]   东南沿海中生代安山岩的地质意义 [J].
邢光福 ;
汪庆华 ;
陶奎元 .
火山地质与矿产, 2001, (03) :157-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