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师比: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示器

被引:40
作者
陈泽
胡弼成
机构
[1] 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生师比; 人才培养质量; 指示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通过对国内外高校生师比的研究及其发展现状的论述,强调了生师比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应加强对生师比本质与内涵的理解。生师比不仅仅是一个从师生数量和工作量角度计算出来的数据,也是师生责任心及其教学投入的反映。生师比的重要指示作用在于:生师比需视不同学校、不同学科提出不同要求;控制班级规模,以小班授课为主提升教育质量;控制非教学人员的比重,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均衡各学科生师比,使之满足各自的合理性;分离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从制度上确保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2]   关于高校班级规模的调查分析 [J].
杨静 ;
姚利民 .
高等教育研究, 2012, (07) :86-93
[3]   教育主体评议 [J].
胡弼成 .
大学教育科学 , 2008, (02) :66-71
[4]   我国大学行政权力分配中的问题与改革策略 [J].
徐小洲 ;
张剑 .
高等教育研究, 2004, (03) :35-39
[5]   国外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模式及其趋势 [J].
毕宪顺 .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06) :79-80
[6]   美国大学与学院的生师比和班级规模 [J].
张弛 ;
张斌贤 .
教育发展研究, 2002, (01) :66-69
[7]   论大学行政权力的泛化 [J].
董云川 .
高等教育研究, 2000, (02) :60-64
[8]  
中国教育史研究[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陈学恂主编, 2001
[9]  
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WolfgangBrezinka)著, 2001
[10]  
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刘述礼,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