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一项基于异质性个体决策行为的理论研究

被引:38
作者
封进
宋铮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参与率; 福利效应;
D O I
10.13821/j.cnki.ceq.2007.03.005
中图分类号
R197.1 [医疗服务制度];
学科分类号
1004 ; 120402 ;
摘要
2003年初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在全国范围内试点。本文研究以下三个问题:这个自愿型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参与率有多高?保障体系自身是否可能实现收支平衡?人头税形式的缴费方式是否会使穷人受损而富人获利?为此,我们构建了一个异质性个体的消费—医疗支出决策模型,在拟合农村消费—医疗支出行为的基础上计算了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福利效应。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现行制度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参与率可以在90%以上,健康状态较差的穷人是最大的受益者。
引用
收藏
页码:841 / 858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筹资运行状况 [J].
胡善联 .
中国卫生经济, 2004, (09) :24-25
[2]   农民自愿还需政府组织引导——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关问题的思考 [J].
曾庆义 ;
李新民 ;
张绍军 .
中国卫生经济, 2003, (11) :39-40
[3]   政府与农村基本医疗保健保障制度选择 [J].
朱玲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4) :89-99+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