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的创新系统研究

被引:16
作者
郭淑芬
机构
[1] 山西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创新; 创新系统; 创新单元; 共生; 演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N031 [自然辩证法];
学科分类号
0101 ;
摘要
本文从共生是一种普遍现象入手,对创新系统进行了新诠释,构建了基于创新单元U、共生模式M与共生环境E三要素的创新系统(S)理论,即→S=f(→U,→M,→E),提出了"供需空洞型创新系统(A)"、"企业需求拉动型创新系统(B)"、"研发机构推动型创新系统(C)"与"供需集成型创新系统(D)"的四大创新系统类型,分析了创新系统演进的两条路径A→B→D与A→C→D,并对创新系统共生体理论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认为该框架可概括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等不同的创新系统概念,并能解释政府介入的合理性,对实践推进有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3+53 +5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与政策[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冯之浚主编, 1999
[2]   支撑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的适用技术共生创新研究 [J].
许志晋 .
中国软科学, 2006, (04) :103-108
[3]   关于我国创新体系研究的几个问题 [J].
周元 ;
王海燕 .
中国软科学, 2006, (10) :15-19
[4]   推进“大学-产业”互动,重构创新文化价值体系 [J].
辜胜阻 ;
李俊杰 ;
郑凌云 .
中国软科学, 2007, (02) :41-48
[5]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述评 [J].
戚汝庆 .
理论建设, 2008, (01) :24-27
[6]   马克思科学与技术互动思想解读 [J].
王伯鲁 .
哲学研究, 2008, (05) :115-120
[7]  
国家创新系统[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胡志坚主编, 2000
[8]  
感悟科学[M]. 湖南人民出版社 , 金吾伦, 2007
[9]  
区域创新系统论[M]. 四川大学出版社 , 顾新著, 2005
[10]  
Predators and prey: a new ecology of competition. James F Moore. Harvard Business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