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状况的时空演变与驱动因素

被引:20
作者
吴小节 [1 ]
彭韵妍 [1 ]
汪秀琼 [2 ]
机构
[1]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聚类分析; 面板数据分析;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6.241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在已有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研究2000、2004、2008和2012年四个时点的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生态文明发展状况,首先使用因子分析进行综合评价,并用聚类分析描绘其时空演变规律,发现中国生态文明状况由2000年时的无序分布、至2012年时发展成以东部沿海地区为高水平区域向西递减的条状形分布。然后使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影响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驱动因素,发现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医疗保健消费、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正相关,与第一产业增加值、衣着消费、居住消费负相关,与人均可比价GDP、常住人口、第二产业增加值、食品消费、交通和通信消费不显著相关。最后分别对东、中、西部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发现东部生态文明发展受常住人口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所驱动、中部受常住人口和医疗保健消费所驱动、西部受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所驱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状况综合评价与空间分异 [J].
吴小节 ;
谌跃龙 ;
汪秀琼 ;
黄山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5, (04) :7-12
[2]   基于非期望产出SBM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效率评价实证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J].
胡彪 ;
王锋 ;
李健毅 ;
于立云 ;
张书豪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 29 (04) :13-18
[3]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与空间分异 [J].
汪秀琼 ;
彭韵妍 ;
吴小节 ;
李双玫 .
华东经济管理, 2015, 29 (04) :52-56+146
[4]   城市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方法 [J].
关海玲 ;
江红芳 .
统计与决策, 2014, (15) :55-58
[5]   北京市生态足迹变化及其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分析 [J].
王立群 ;
李冰 ;
郭轲 .
城市问题, 2014, (07) :2-8
[6]   腐败、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库兹涅茨效应:以二氧化硫排放数据为例 [J].
晋盛武 ;
吴娟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4, (06) :28-40
[7]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差异分析 [J].
张欢 ;
成金华 ;
陈军 ;
倪琳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6) :22-29
[9]   基于资源消费的北京市生态足迹分析 [J].
张爽 ;
李忠魁 .
水土保持研究, 2014, 21 (01) :294-298+315
[10]   辽宁省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费的关联性分析 [J].
冯卓 .
企业经济, 2013, 32 (03) :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