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界面土壤水分分布

被引:8
作者
云雷
毕华兴
任怡
马雯静
田晓玲
机构
[1]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关键词
果农间作; 土壤水分; 空间分布; 影响域;
D O I
10.13759/j.cnki.dlxb.2009.09.013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对晋西黄土区3种典型果农间作界面上土壤水分含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土壤含水量的层次变化均非常显著,核桃×花生复合类型和其它两种复合类型(核桃×大豆、核桃×玉米)均有显著差异(P<0.01),但在整体上均为土壤水分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水平方向上,3种复合土壤水分含量同样存在差异(P<0.05),但总体趋势均为距果树带越近,土壤水分含量越低,土壤水分随着带距的增加,水分增加并趋于稳定,变化曲线呈抛物线状。对果农复合分别进行土壤水分与带距、土层深度关系的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回归方程拟合较好。移动窗口法分析表明,3种复合类型的土壤水分影响域主要受植被根系的数量、分布和其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且随着深度的不同而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3+78 +7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复合边界土壤水分分布及影响域研究 [J].
朝鲁蒙 ;
王进鑫 ;
侯琳 ;
张劲松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7, (03) :28-32+51
[2]   黄土丘陵区林草景观界面雨后土壤水分空间变异规律 [J].
尤文忠 ;
曾德慧 ;
刘明国 ;
宋西德 ;
叶彦辉 ;
张永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9) :1591-1596
[3]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农林边界影响域的研究 [J].
李丽光 ;
何兴元 ;
李秀珍 ;
问青春 ;
赵永华 ;
胡志斌 ;
常禹 ;
朱亚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0) :1804-1808
[4]   农林复合系统的水分生态特征研究述评 [J].
张劲松 ;
孟平 ;
尹昌君 ;
崔国栋 .
世界林业研究, 2003, (01) :10-14
[5]   生态交错带的定量判定 [J].
石培礼 ;
李文华 .
生态学报, 2002, (04) :586-592
[6]   游动分割窗技术在生态交错带定量判定中的应用:以四川巴郎山岷江冷杉林线为例 [J].
石培礼 ;
刘兴良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2, (02) :189-194
[7]   间作及农林复合系统中植物组分间养分竞争机理分析 [J].
蔡崇法 ;
王峰 ;
丁树文 ;
黄丽 ;
史志华 .
水土保持研究, 2000, (03) :219-221+252
[8]   农林生态系统界面生态学初探 [J].
吴刚 ;
李静 ;
邓红兵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3) :459-460
[9]   土壤—植物根系统的水分传输(综述) [J].
杨培岭 ;
罗远培 ;
石元春 .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3, (02) :25-30
[10]   吉良的热量指数及其在中国植被中的应用 [J].
徐文铎 .
生态学杂志, 1985, (03) :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