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而下”还是“多元合作”:存量建设用地改造的空间治理模式比较

被引:60
作者
郭旭 [1 ]
田莉 [2 ]
机构
[1]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2]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
关键词
存量建设用地; 空间治理; 模式; 上海; 广州;
D O I
10.16361/j.upf.201801008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发达地区空间规划范式已从增量规划转向存量规划。随着空间治理上升为国家战略,存量建设用地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与传统增量规划不同,存量建设用地治理的核心是土地产权交易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目前我国发达地区出现了两种典型治理模式:一是自上而下,地方政府主导的"权威型"治理;另一种为多元合作,地方政府、市场力量与原土地权利人多元互动的"合作型"治理。研究以上海和广州为例,从运作机制与规划管理、土地增值收益的实现与分配、治理背后政府-市场-社会关系等方面对两地的存量建设用地治理实践进行了比较。认为,尊重原土地权利人与市场利益、兼顾公共利益、保障社会公平性是存量建设用地良好治理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三旧改造”推动的广州城乡更新:基于新自由主义的视角 [J].
田莉 ;
郭旭 .
南方建筑, 2017, (04) :9-14
[2]   产权重构视角下的土地减量规划与实施——以上海新浜镇为例 [J].
郭旭 ;
田莉 .
城市规划, 2016, 40 (09) :22-31
[3]   制度转型中土地租金在建构城市空间中的作用:对城市更新的影响 [J].
朱介鸣 .
城市规划学刊, 2016, (02) :28-34
[4]   乡村治理视角下半城镇化地区的农村工业化——基于珠三角、苏南、温州的比较研究 [J].
林永新 .
城市规划学刊, 2015, (03) :101-110
[5]   基于产权重构的土地再开发——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地方实践与启示 [J].
田莉 ;
姚之浩 ;
郭旭 ;
殷玮 .
城市规划, 2015, 39 (01) :22-29
[6]   空间治理:中国城乡规划转型的政治经济学 [J].
张京祥 ;
陈浩 .
城市规划, 2014, 38 (11) :9-15
[7]   经济地理学与空间治理 [J].
刘卫东 .
地理学报, 2014, 69 (08) :1109-1116
[8]   存量规划:理论与实践 [J].
赵燕菁 .
北京规划建设, 2014, (04) :153-156
[9]   速度与效益: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广州“三旧”改造政策探讨 [J].
赖寿华 ;
吴军 .
规划师, 2013, 29 (05) :36-41
[10]   增量规划、存量规划与政策规划 [J].
邹兵 .
城市规划, 2013, 37 (02) :35-3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