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动态稳健性设计

被引:17
作者
钟晓芳 [1 ,2 ]
刘思峰 [1 ]
机构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2]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稳健性设计; 动态特性; 响应变量; 信号因子; 可控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3 [企业生产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针对动态特性稳健性设计,摒弃传统的信噪比分析方法,直接由响应变量与信号因子之间的线性关系,利用灰色关联度衡量响应变量与信号因子之间的关联程度,选取一组使得关联度最大的可控因子水平组合;同时分析不同使用条件下的波动与零向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同样选取一组使得关联度最大,即波动最小的可控因子水平组合.然后对二者进行综合比较分析,选取一组使得二者均能达到满意结果的可控因子组合,并进行验证.最后以一个案例加以说明,得到了比传统信噪比方法更好的结果,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一类新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A].刘思峰;谢乃明;J.福雷斯特;.第16届全国灰色系统学术会议.2008,
[2]   基于田口稳健性设计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工序质量改进 [J].
车建国 ;
何桢 ;
崔庆安 .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06, (08) :92-96
[3]   动态特性稳健设计的响应曲面方法 [J].
赵选民 ;
赵小山 ;
庹红娅 ;
不详 .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 2001, (03) :461-464
[4]  
Dynamic multi-response optimization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multiple criteria evaluation of the grey relation model.[J].Chung-Ho Wang.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07, 5-6
[5]  
六西格玛管理统计指南.[M].马逢时等; 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刘思峰等著.科学出版社.2004,
[7]  
试验设计与分析及参数优化.[M].(美) 吴建夫 (WuJeff;C.F.) ; (美) 哈曼蒂 (Hamade;M.) ; 著.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