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8
作者
景怡 [1 ,2 ]
任远 [1 ]
机构
[1] 甘肃中医学院
[2] 江苏淮阴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关键词
中药; 药效物质; 基础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4 [中药化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综述了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主要思路与方法,即利用系统分离结合药效学实验、药味与药量加减拆方、血清药物化学、配位化学、药效组分指纹图谱、生物活性筛选/化学在线分析技术及基因芯片技术等方法,对中药有效单体和有效部位进行研究,并做出思考与展望以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中药复方配伍和作用机理研究的整体方法论 [J].
罗国安 ;
梁琼麟 ;
刘清飞 ;
张荣利 ;
杨辉华 ;
李雪 ;
王义明 ;
贾伟 ;
张卫东 ;
张川 ;
李贻奎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 (01) :10-15+24
[2]   “组分中药学”假说的构想 [J].
付建华 ;
付宇 ;
刘建勋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6, (01) :52-54
[3]   固定化脂质体色谱与动物小肠吸收模型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J].
盛亮洪 ;
李萍 ;
邹汉法 .
分析化学, 2005, (01) :13-16
[4]   生物色谱技术分离、鉴定和筛选中药活性成分 [J].
邹汉法 ;
汪海林 .
世界科学技术, 2000, (02) :9-13+54
[5]   黄芪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J].
姚美村 ;
齐莹 ;
毕开顺 ;
王玺 ;
罗旭 .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0, (02) :33-36
[6]   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新思路(一)——中药中化学物种形态和生物活性关系的研究 [J].
曹治权 .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 (01) :36-40
[7]   试论“中药基因组学”与“中药化学组学” [J].
王升启 .
世界科学技术, 2000, (01) :28-31+54
[8]   吴茱萸汤药效物质基础的方法学研究 [J].
宁黎丽 ;
毕开顺 ;
王瑞 ;
车镇涛 ;
王玺 ;
罗旭 .
药学学报, 2000, (02) :53-56
[10]   分子生物色谱用于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及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J].
汪海林 ;
邹汉法 ;
孔亮 ;
倪坚毅 ;
张玉奎 .
色谱, 1999, (02) :1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