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城市郊区化及对策对中国城市节约增长的启示

被引:8
作者
刘艳艳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郊区化; 节约增长; 中国; 美国;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1.07.019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城市的空间发展中一直同时存在着向心集聚和离心扩散两个过程,郊区化是城市中心区离心扩散力量超过向心集聚力量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能有效缓解大城市因规模扩大而带来的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等现象;但同时也会产生土地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阶层分化隔离以及内城衰退等负面影响。美国的城市郊区化现象最为典型,在应对郊区化问题,如怎样有序的建设和管理以及处理好建设和保护的关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由于土地所有制和城市化阶段的不同,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郊区化呈现出不同特点。中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由于GDP导向下的城市空间跨越式发展使得一些大城市已出现郊区化现象,导致"外溢—回波"效应突出等问题。通过对中﹑美城市郊区化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借鉴美国在有效发挥郊区化作用和解决郊区化造成的问题方面的先进经验,并基于城市节约增长的视角,研究如何提高城市空间增长的效率,希望在先进理念、管理技术以及协调政府和市场职能作用方面对城市发展做出有效的把握和引导。
引用
收藏
页码:891 / 8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美国中心城市的“隔都化”与黑人社会问题 [J].
胡锦山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2) :121-128
[2]   城市增长管理的政策工具及其效果评价 [J].
蒋芳 ;
刘盛和 ;
袁弘 .
城市规划学刊, 2007, (01) :33-38
[3]   城市蔓延与节约型城市建设 [J].
董爽 ;
袁晓勐 .
规划师, 2006, (05) :11-13
[4]   广州市的蔓延机理与调控 [J].
苏建忠 ;
魏清泉 ;
郭恒亮 .
地理学报, 2005, (04) :626-636
[5]   美国大都市区的阶级和种族隔离与开放郊区运动 [J].
孙群郎 .
东北师大学报, 2004, (04) :5-12
[6]   北京的郊区化及引发的思考 [J].
周一星 .
地理科学, 1996, (03) :7-15
[7]  
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M]. 科学出版社 , 周春山, 2007
[8]   Comment [J].
Endres, HG .
SCHMERZ, 2005, 19 (04) :331-332
[9]  
Sprawl Comes to the American Heartland[J] . Cynthia Berlin.Focus on Geography . 2002 (4)
[10]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suburbanization in China [J].
Zhou, YX ;
Ma, LJC .
URBAN GEOGRAPHY, 2000, 21 (03) :20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