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概述

被引:7
作者
王新
张藜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 延安时期; 科技社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2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30204 ; 0305 ; 030503 ; 0307 ;
摘要
1940年2月成立的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是延安时期中共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技社团。这一研究会成立的主要目的,是集聚科技人员服务于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通过研究会的成立和运行,中共逐渐探索出一套科技社团组织模式:驻会干事会是研究会组织运行的核心,综合性社团是研究会的组织形态,并且初步建立了学术会议和年会制度。研究会的成立和有关工作的开展,对陕甘宁边区科技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它集聚科技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科技教育和实践活动,建立起对科技工作者统一领导的组织,作为专业的组织机构与国内外科学界取得联系,在组织模式方面对中共领导下的其他科技社团起到了示范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毛泽东和自然辩证法 [J].
于光远 .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3, (12) :51-54
[2]   中华自然科学社简史 [J].
沈其益 ;
杨浪明 .
中国科技史料, 1982, (02) :58-73
[3]  
我的编年故事[M]. 大象出版社 , 于光远著, 2005
[4]  
毛泽东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毛泽东 著, 1991
[5]  
中国科学技术团体[M].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何志平, 1990
[6]  
延安时代科技史[M]. 中国学术出版社 , 武衡 著, 1988
[7]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M]. 中国学术出版社 , 武衡 主编, 1986
[8]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M]. 中国学术出版社 , 武衡 主编, 1984
[9]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M]. 中国学术出版社 , 武衡 主编, 1983
[10]  
自然科学会年会第三日进行各种科学报告 .2 解放日报 . 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