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探讨

被引:12
作者
孙长宏
机构
[1] 称多县草原工作站
关键词
草原生态; 草畜平衡; 禁牧; 奖励机制; 草原承包; 补助; 青海省;
D O I
10.13881/j.cnki.hljxmsy.2013.04.025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正>青海省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牧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6%。拥有天然草原0.365亿hm2(可利用草原面积0.316亿hm2,其中冬春草原0.159亿hm2,夏秋草原0.157亿hm2),主要分布在青南牧区、环青海湖及柴达木盆地。草原类型以高寒草原、山地草原、高寒草甸、高寒荒漠等9个草地类型、7个亚类为主,其中高寒草甸占有较高比例,面积0.240亿hm2,占全省可利用草地面积的68%。1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推进畜牧业持续发展、促进牧民增收的重大举措,是实现牧区和谐稳定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3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