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断裂构造体系的发展

被引:79
作者
张文佑
钟嘉猷
机构
关键词
断裂构造体系; 张文佑; 构造形变; 基底断裂; 断裂体系; 盖层; 地层; 褶皱构造; 拉张作用; 锯齿状; 岩石圈断裂; 断层; 地质构造; 层间滑动断裂; 剪切断裂;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根据岩石和模拟实验的结果,应力在超过屈服强度以后,试样的表面常出现小鼓包,而且体积也有所膨胀。这一现象与所谓“扩容”(dilatancy)相当,主要是由于内部结构在应力作用下发生松弛(relaxation)并产生微裂隙(Microfissuring)的结果,因此出现应力降,相当大地震前微震,并表现为其他前兆现象。它们也常表现为粒内滑动以及双晶等微观现象。在岩石的塑性形变阶段,粒内滑动超粒缘,发展成为粒间错动时,往往出现应力升,是
引用
收藏
页码:197 / 20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初论断裂的形成和发展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J].
张文佑 ;
锺嘉猷 ;
叶洪 ;
从柏林 .
地质学报, 1975, (01) :17-27
[2]   从模拟实验的初步结果看中国地壳的受力状态 [J].
锺嘉猷 .
地质科学, 1974, (02) :161-170
[3]   从块断错动和层间滑动初步探讨震源空间分布和震源力学状态的关系 [J].
张文佑 ;
叶洪 ;
钟嘉■ ;
张木生 .
地质科学, 1973, (04) :273-280
[4]   中国主要断裂构造系统的应力分析 [J].
张文佑 .
科学通报, 1960, (19) :604-608
[5]  
地质力学概论[M]. 科学出版社 , 李四光著, 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