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生态农业发展的新契机

被引:69
作者
李文华
刘某承
闵庆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农业文化遗产; 多功能农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农业发展在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与之对应的是一些传统地区的传统农耕方式在适应气候变化、供给生态系统服务、保护环境、提供多种产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人类逐渐认识到保护这些传统的农业技术以及重要的生物资源和独具特色的农业景观的重要性。经过近30年的实践和发展,中国生态农业发展进入瓶颈期。而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保留了杰出的农业景观,维持了可恢复的生态系统,传承了高价值的传统知识和文化活动,同时也保存了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多功能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最后本文从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及文化功能角度对生态农业多功能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663 / 6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英文) [J].
李文华 ;
刘某承 ;
闵庆文 .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1, 2 (01) :1-7
[2]   农业文化遗产的特点及其保护 [J].
闵庆文 .
世界环境, 2011, (01) :18-19
[3]   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潜力评价——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 [J].
孙业红 ;
成升魁 ;
钟林生 ;
闵庆文 .
资源科学, 2010, 32 (06) :1026-1034
[4]   农业多功能性多维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 [J].
何露 ;
闵庆文 ;
张丹 .
资源科学, 2010, 32 (06) :1057-1064
[5]   稻田养鱼与常规稻田耕作模式的综合效益比较研究——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 [J].
刘某承 ;
张丹 ;
李文华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18 (01) :164-169
[6]   用生态价值观权衡传统农业与常规农业的效益——以稻鱼共作模式为例 [J].
李文华 ;
刘某承 ;
张丹 .
资源科学, 2009, 31 (06) :899-904
[7]   Economic valuation of gas regulation as a service by rice-duck-fish complex ecosystem [J].
Yuan Weiling Cao Cougui Wang Jinping Crop Physiology and Production Center CPPC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P R China .
Ecological Economy, 2008, (03) :266-272
[8]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探索集约化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J].
高尚宾 .
农业科技管理, 2008, (01) :21-24
[9]   鸭稻共作对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 [J].
章家恩 ;
许荣宝 ;
全国明 ;
陈瑞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9) :1959-1964
[10]   从传统农业的衰落谈农业遗产的继承与发展 [J].
王献溥 ;
于顺利 ;
陈宏伟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08) :2468-246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