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能力匹配、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地区差距

被引:152
作者
彭国华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地区差距; 匹配理论; 劳动力流动; 工资差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49.27 [地方劳动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应用匹配理论模型,将地区经济差距与劳动力流动放在一个框架下进行全面分析,考察了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形成的微观基础。劳动技能与工作任务的互补性导致了劳动力技能水平与工作任务复杂性之间最优的正向排序匹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根源主要在于东部地区引入了相对更多的高技术型工作岗位。随着劳动力流动限制的放松,中西部技能型劳动力向东部地区流动进一步拉大了地区发展差距。本文还对民工潮与世界工厂、民工荒与产业转移、中西部人才东流、地方保护主义等重大社会经济现象提供一定的理论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1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市场一体化、企业异质性与地区补贴——一个解释中国地区差距的新视角 [J].
梁琦 ;
李晓萍 ;
吕大国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2) :16-25
[2]   中国的民工荒与农村剩余劳动力 [J].
约翰奈特 ;
邓曲恒 ;
李实 ;
杨穗 .
管理世界, 2011, (11) :12-27+187
[3]   中国的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到来——理论辨析与国际经验 [J].
汪进 ;
钟笑寒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5) :22-37+219
[4]   两轮“民工荒”的比较分析与启示 [J].
李波平 ;
田艳平 .
农业经济问题, 2011, 32 (01) :88-94+112
[5]   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 [J].
蔡昉 ;
王德文 ;
曲玥 .
经济研究, 2009, 44 (09) :4-14
[6]   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为什么经济开放可能加剧地方保护? [J].
陆铭 ;
陈钊 .
经济研究, 2009, 44 (03) :42-52
[7]   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地区差距的影响 [J].
许召元 ;
李善同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1) :53-76
[8]   区域一体化、经济增长与政治晋升 [J].
徐现祥 ;
李郇 ;
王美今 .
经济学(季刊), 2007, (04) :1075-1096
[9]   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差异 [J].
钟笑寒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1) :34-46+206
[10]   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 [J].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4, (06) :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