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青藏高原隆升机制新模式
被引:49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来源:
关键词:
隆升机制;
下地壳;
层流构造;
大陆动力学;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2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作为创建大陆动力学理论体系的最佳野外实验室的青藏高原,涉及当代固体地球科学前沿和热点的许多重大科学问题.迄今为止,包括板块构造在内的众多模式不能合理地解释青藏高原重要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现象.本文从下地壳与中上地壳、造山带与沉积盆地的耦合作用出发,对青藏高原及邻区进行分尺度、分层块、分阶段的构造解析,提出青藏高原隆升的下地壳层流构造模式,认为青藏高原地壳增厚和构造隆升是晚新生代由于锡瓦利克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下地壳的热软化岩石大量流向青藏高原造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93 / 60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日玛那麻粒岩锆石U-Pb年代学
[J].
李德威
;
廖群安
;
袁晏明
;
万渝生
;
刘德民
;
张雄华
;
易顺华
;
曹树钊
;
谢德凡
.
科学通报,
2003, (20)
:2176-217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廖群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武汉,武汉,北京,武汉,武汉,武汉,武汉,武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万渝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武汉,武汉,北京,武汉,武汉,武汉,武汉,武汉

刘德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武汉,武汉,北京,武汉,武汉,武汉,武汉,武汉

张雄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武汉,武汉,北京,武汉,武汉,武汉,武汉,武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曹树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武汉,武汉,北京,武汉,武汉,武汉,武汉,武汉

谢德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武汉,武汉,北京,武汉,武汉,武汉,武汉,武汉
[2]
藏南萨迦拉轨岗日变质核杂岩的厘定及其成因
[J].
李德威
;
刘德民
;
廖群安
;
张雄华
;
袁晏明
.
地质通报,
2003, (05)
:303-30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德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湖北武汉,湖北武汉,湖北武汉,湖北武汉

廖群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湖北武汉,湖北武汉,湖北武汉,湖北武汉

张雄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湖北武汉,湖北武汉,湖北武汉,湖北武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西藏措勤地区发现第三纪富钾岩浆岩
[J].
马润则
;
刘登忠
;
陶晓风
;
石和
;
胡新伟
.
地质通报,
2002, (11)
:728-731

马润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

刘登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石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

胡新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
[4]
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核部杂岩中基性麻粒岩的发现及构造意义
[J].
李德威
;
廖群安
;
袁晏明
;
易顺华
.
地球科学,
2002, (01)
:80-96

李德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廖群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袁晏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易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5]
大陆下地壳层流作用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
[J].
李德威
;
纪云龙
.
地震地质,
2000, (01)
:89-96

李德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纪云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6]
阿尔金构造带西段榴辉岩的Sm-Nd及U-Pb年龄——阿尔金构造带中加里东期山根存在的证据
[J].
张建新
;
张泽明
;
许志琴
;
杨经绥
;
崔军文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10)
:1109-1112

张建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张泽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许志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崔军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7]
青藏高原构造演化及隆升的简要评述
[J].
肖序常
;
王军
.
地质论评,
1998, (04)
:372-381

肖序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北京,

王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北京,
[8]
我国西部柴北缘地区发现榴辉岩
[J].
杨经绥
;
许志琴
;
李海兵
;
吴才来
;
崔军文
;
张建新
;
陈文
.
科学通报,
1998, (14)
:1544-154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许志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李海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吴才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崔军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张建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陈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9]
东昆仑造山带的一些特点
[J].
殷鸿福
;
张克信
.
地球科学,
1997, (04)
:3-6

殷鸿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球科学学院

张克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球科学学院
[10]
西藏羌塘盆地大地电磁测深研究
[J].
张胜业
;
魏胜
;
王家映
;
张先觉
.
地球科学,
1996, (02)
:198-202

张胜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应用地球物理系

魏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应用地球物理系

王家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应用地球物理系

张先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应用地球物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