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研究

被引:126
作者
杨桂山
徐昔保
李平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绿色生态廊道; 区域生态安全; 生态文明; 长江经济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长江及其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的支撑保障。长江横贯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水量丰沛、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巨大。长江经济带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下的生态环境变化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本文在系统分析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现状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长江经济带面临的灾害威胁大、环境污染重和生态退化快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威胁,提出了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保障工程体系,加快形成开发集约集中、生态自然开敞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大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建设与保护力度,强化节能减排和流域环境综合治理,以及率先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生态环境保护总体策略,确保长江经济带成为"水清地绿天蓝"的绿色生态走廊。
引用
收藏
页码:1356 / 136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长江流域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宏观调控技术研究.[D].王建忠.华中农业大学.2012, 01
[2]  
中国统计年鉴.[Z].毛盛勇;叶植材 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3]  
汶川地震山地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控制.[M].崔鹏; 等著.科学出版社.2011,
[4]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M].杨桂山; 朱春全; 蒋志刚; 主编.长江出版社.2011,
[5]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M].杨桂山; 常思勇; 马超德; 主编.长江出版社.2009,
[6]  
长江上游地区生态与环境问题.[M].孙鸿烈; 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7]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M].杨桂山; 吴道喜; 李利峰; 主编.长江出版社.2007,
[8]  
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研究.[M].虞孝感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
[9]  
长江产业带的建设与发展研究.[M].虞孝感主编;.科学出版社.1997,
[10]  
Changing patterns and determinants of natural capital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of China 2000–2010.[J].Xibao Xu;Yan Tan;Shuang Chen;Guishan Yang.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