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偏好、公共品供给与转型中的财政分权

被引:140
作者
丁菊红 [1 ]
邓可斌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政府偏好; 公共品供给; 财政分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0.2 [国家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转型经济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偏好上的差异会深刻影响财政分权程度,同时改变着地方政府的激励结构,从而对公共品供给带来不同效果。本文在Besley模型的基础上,深入考察了这种偏好差异的形成过程,建立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动态博弈模型,解释了中国分权改革进程及最优分权程度的决定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 [J].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7, (07) :36-50
[2]   中国为什么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 [J].
张军 ;
高远 ;
傅勇 ;
张弘 .
经济研究, 2007, (03) :4-19
[3]   论政府供给偏好的短期决定:政治均衡与经济效率 [J].
汤玉刚 ;
赵大平 .
经济研究, 2007, (01) :29-40
[4]   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 [J].
王永钦 ;
张晏 ;
章元 ;
陈钊 ;
陆铭 .
经济研究, 2007, (01) :4-16
[5]   税收竞争、地区博弈及其增长绩效 [J].
沈坤荣 ;
付文林 .
经济研究, 2006, (06) :16-26
[6]   教育的公平与效率是鱼和熊掌吗——基础教育财政的一般均衡分析 [J].
丁维莉 ;
陆铭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6) :47-57+206
[7]   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 [J].
张晏 ;
龚六堂 .
经济学(季刊), 2005, (04) :75-108
[8]   分权与区域经济发展:面向一个最优分权程度的理论 [J].
严冀 ;
陆铭 .
世界经济文汇, 2003, (03) :55-66
[9]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 上海远东出版社 , 吴敬琏著, 1999
[10]  
Centralized versus decentralized provision of local public goods: a political economy approach[J] . Timothy Besley,Stephen Coate.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 200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