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风险要素及汶川震后次生灾害防治与管理的探讨

被引:7
作者
杜晓燕
黄岁樑
机构
[1]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风险; 地震灾害风险要素; 防震减灾; 次生灾害; 汶川8.0级地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9 [工程地震];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为系统、全面的认识地震灾害及其影响,从灾害系统论和风险角度出发,将地震灾害风险分为可能性要素和后果性要素,并指出防震减灾的关键在于控制其后果性要素。由于地震有突发性、强破坏性等特点,更易引发诸多次生灾害,致使最终损失可能超过地震直接造成的破坏,因此结合汶川地震实例,进一步探讨了次生灾害的防治与管理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云南省地震风险评估及管理研究 [J].
全佺 ;
王玲珍 ;
黄成敏 .
西北地震学报, 2006, (02) :180-183
[2]   风险元理论及其构建 [J].
任治俊 .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6, (03) :16-18
[3]   地震次生灾害区划初探 [J].
李贞 ;
周栩 .
山西建筑, 2005, (24) :61-62
[4]   自然灾害风险的行为主体特性与时间尺度问题 [J].
苏桂武 ;
高庆华 .
自然灾害学报, 2003, (01) :9-16
[5]   地震次生灾害预测和评价的研究 [J].
王跃杰 ;
丁志平 .
山西地震, 2002, (03) :33-37
[6]   三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J].
史培军 .
自然灾害学报, 2002, (03) :1-9
[7]   河北省北部地震次生灾害预测 [J].
张根深 ;
刘允清 .
华北地震科学, 1999, (04) :39-45
[8]   再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J].
史培军 .
自然灾害学报, 1996, (04) :8-19
[9]  
人为的灾害[M]. 湖北人民出版社 , ()丹尼斯S.米勒蒂(DennisS.Mileti)主编, 2004
[10]  
城市防灾工程[M]. 冶金工业出版社 , 叶义华等编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