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调整的太湖流域生态环境优化探讨

被引:8
作者
于文金 [1 ]
邹欣庆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海洋系
[2]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产业调整; 湖泊流域;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D O I
10.13198/j.res.2008.05.126.yuwj.022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以流域为单元进行水资源综合管理,是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产业调整能控制污染源的数量和种类,是区域环境治理的关键环节和有效手段.从湖泊流域产业的特有结构分析出发,以太湖为例,分析了当前太湖流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存在的产业不合理性,探讨了点源污染、线源污染和面源污染的成因及其对污染总量的贡献、治理方案并加以对比分析;探讨了湖泊流域产业调整和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及污染控制治理中的作用,基于污染总量恒定或稳步下降、经济发展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对流域产业升级和优化调整提出了具体的产业结构和政策,这对指导湖区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江苏盐城海岸带环境效应与产业调整定量研究 [J].
于文金 ;
邹欣庆 .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02) :188-192
[2]   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研究(Ⅰ)——控制单元的总量控制技术 [J].
孟伟 ;
张楠 ;
张远 ;
郑丙辉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4) :1-8
[3]  
大型浅水湖泊沉积物内源营养盐释放模式及其估算方法——以太湖为例[J]. 秦伯强,朱广伟,张路,罗潋葱,高光,Gu Binghe.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S2)
[4]   我国中东部水生态环境评价与对策研究 [J].
潘英姿 ;
高吉喜 ;
何萍 ;
聂忆黄 ;
李岱青 .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03) :54-59
[5]   江苏湖泊富营养化特征、成因及解决途径 [J].
范成新 ;
羊向东 ;
史龙新 ;
徐道清 ;
张泉荣 ;
吴朝明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2) :218-223
[6]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 I.21世纪初期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形势估计[J]. 张维理,武淑霞,冀宏杰,Kolbe H..中国农业科学. 2004(07)
[7]   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的新建议 [J].
刘兆德 ;
虞孝感 ;
王志宪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4) :467-474
[8]  
太湖水环境演化过程与机理[M]. 科学出版社 , 秦伯强等编著, 2004
[9]  
江苏五十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夏鸣主编, 1999
[10]  
Exploring an innovative watershed management approach: From feasibility to sustainability[J] . A. Said,G. Sehlke,D.K. Stevens,T. Glover,D. Sorensen,W. Walker,T. Hardy.Energy . 2006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