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道义经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再认识——基于安徽省L村的实证调查

被引:21
作者
张建雷 [1 ]
王会 [2 ]
机构
[1]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2]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土地流转; 道义经济; “礼俗”式地租; 互惠机制;
D O I
10.16524/j.45-1002.2014.05.019
中图分类号
D922.32 [农业土地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120405 ;
摘要
我国农地制度的安排并非基于经济上的效率最大化原则,而是体现农民生存伦理的"道义经济"原则。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虽然不同类型的农户对土地的需求产生了差异性,但土地仍承担着农民生存保障的道义责任。在此基础上,农户之间分散的、自发性土地流转体现出道义经济的互惠原则。土地流转中的"自己人"逻辑和"礼俗"性地租,既能够减少土地流转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也能够保障村庄中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户家庭生计的改善。而大规模土地流转的引入,以市场机制替代了自发性土地流转的互惠机制,消解了土地保障农民基本生存的道义责任,对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户的家庭生计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做人之道:熟人社会中的自我实现.[D].王德福.华中科技大学.2013, 02
[2]   地租怎样确定?——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的社会学分析 [J].
田先红 ;
陈玲 .
中国农村观察, 2013, (06) :2-12+92
[3]   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 [J].
李克强 .
行政管理改革, 2012, (11) :4-10
[4]   农户兼业及其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影响 [J].
廖洪乐 .
管理世界, 2012, (05) :62-70+87+187
[5]   土地流转与农户家计:两种流转模式的比较——基于江西省T村的实证调查 [J].
孙新华 .
贵州社会科学, 2012, (04) :77-83
[6]   大规模农地流转的经济与社会后果分析——基于皖南林村的考察 [J].
王德福 ;
桂华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0 (02) :13-22
[7]   城镇化背景下的农地产权制度及相关问题 [J].
赵阳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 (02) :20-25
[10]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兼论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 [J].
黄祖辉 ;
王朋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02) :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