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议题与社会复合主体的联合治理——对杭州3种城市治理实践的组织分析

被引:71
作者
张兆曙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复合性事业; 城市议题; 联合治理; 社会复合主体;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0.02.006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全能体制的现代化造就了一种"部门分立体制",但同时也导致跨部门的复合性事业因缺乏匹配的治理主体而逐渐衰颓。本文立足于杭州市推进城市治理的3个典型案例,提炼联合治理的社会组织形式、参与结构与运作机制等"杭州经验"。研究发现,伴随着领域困境的治理失效而引发的认识升级,复合性事业的衰颓被作为公共性的城市议题而建构起来,相应的治理方式也从政府的单极治理走向多元社会主体的联合治理:即在政府的主导下结成跨部门边界的社会复合主体,社会复合主体在保持法人地位的前提下,通过整合行政的、市场的以及民间社会的资源再造一种跨部门的治理结构,并形成多元社会主体共同负责的组织运作方式。社会复合主体的实践意义在于,多元社会主体的分化和复兴社会主体性的过程并不是简单地相互摆脱,而是一种关系的再造。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9+187 +18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部门分立体制”下涉农部门合作的空间——以R市农村合作协会为例.[J].仝志辉;.中国乡村研究.2008, 00
[2]   从财富分配到风险分配:中国社会结构重组的一种新路径 [J].
李友梅 .
社会, 2008, (06) :1-14+223
[3]   价值观多元开放时代的社会共同性追求——体制改革30年来公众价值观变化的社会学思考 [J].
杨敏 .
甘肃社会科学, 2008, (05) :2-7
[4]   又一个三十年? 转型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建设 [J].
沈原 .
社会, 2008, (03) :15-23
[5]   法人团体:一种“总体的社会组织”的想象 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思想研究 [J].
肖瑛 .
社会, 2008, (02) :39-76+221
[6]   中国社会管理的理论建构 [J].
丁元竹 .
学术月刊, 2008, (02) :26-36
[7]   国家、市场与社会:秦淮河污染治理的多维动因 [J].
周晓虹 .
社会学研究, 2008, (01) :143-164+245
[8]   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若干问题 [J].
俞可平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7, (06) :14-22
[9]   国家介入与邻里社会资本的生成 [J].
刘春荣 .
社会学研究, 2007, (02) :60-79+244
[10]   改革路径、风险状态与和谐社会治理 [J].
杨雪冬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7, (01) :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