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明自觉论中国道路的意蕴

被引:6
作者
马军海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
关键词
中国道路; 文明自觉; 文明新形态;
D O I
10.16164/j.cnki.22-1062/c.2019.03.011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以一种文明的方式迈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明崛起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强起来"的真正内涵。这一判断具有这样两重意蕴: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于中华文明的演进逻辑之中,体现着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主体性,有其深厚的文明底蕴和历史基础,实现了对自身存在经验的自我理解。只有立足于中华文明的变迁逻辑与中国道路的生成逻辑的内在统一,才能领会当代中国的特质与特色。另一方面,在文明形态更新的意义上审视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不同于西方现代性的生存方式与价值理念。中国道路所开启的文明形态彰显了一种共同体的视角,体现着"民惟邦本""以义制利""协和万邦"的价值取向,建构了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文明话语与价值理念。中国道路的文明意蕴作为当代中国的自我理解,并不只是一种特殊性论说,还有其世界历史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道路的历史基因.[M].寒竹.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2]  
未来属于中国.[M].山本新.世界知识出版社.2017,
[3]  
文明论概略.[M].福泽谕吉.商务印书馆.2017,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习近平.外文出版社.2017,
[5]  
论中国学术的自我主张.[M].吴晓明.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6]  
中道之国.[M].丁耘.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习近平.外文出版社.2014,
[8]  
陈独秀文集.[M].陈独秀; 著.人民出版社.2013,
[9]  
孔子与当代中国.[M].陈来; 甘阳; 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10]  
文明的进程.[M].[德]诺贝特·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 著;王佩莉 译.三联书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