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长年限栽培甘草与野生甘草光合特性对比研究

被引:19
作者
赵则海
曹建国
王文杰
付玉杰
祖元刚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3]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广东省肇庆学院生物系
[4] 广东肇庆
[5] 上海
[6] 黑龙江哈尔滨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净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光合日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7.71 [];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对不同生长年限栽培甘草与野生甘草光合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野生甘草的净光合速率高于栽培甘草,栽培甘草的净光合速率以及表观量子效率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光能利用能力增强。野生甘草比栽培甘草更有效地利用土壤水分,3年生栽培甘草的水分利用效率最接近野生甘草。不同生长年限栽培甘草和野生甘草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规律性明显。2~3年栽培甘草和野生甘草在7:00-16:00较强光照条件下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的波动与净光合速率基本同步;胞间CO2浓度日变化规律一致,但1年生栽培甘草具有较高的胞间CO2浓度,且波动幅度较小。3年生栽培甘草与野生甘草的各项光合特性指标均较接近,受强光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可见3年生栽培甘草已经适应了草原上较强的长日照,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黄土高原芨芨草光合与蒸腾作用的初步研究 [J].
王静 ;
程积民 ;
万惠娥 ;
方锋 ;
布都会 .
草业学报, 2003, (06) :47-52
[2]   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区常见植物光合、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比较研究 [J].
杜菁昀 ;
杜占池 ;
崔骁勇 .
草业科学, 2003, (06) :11-15
[3]   两个生态型羊草对CO2浓度倍增的光合生理响应 [J].
王立 ;
杨允菲 ;
孙伟 ;
王德利 .
草地学报, 2003, (01) :52-57
[4]   乌拉尔甘草人工栽培技术 [J].
孟少童 ;
李广宇 .
甘肃林业科技, 2001, (04) :58-63
[5]   甘草丰产栽培技术 [J].
刘长利 ;
崔俊茹 ;
秦淑英 ;
王文全 .
河北林果研究, 2001, (04) :342-346
[6]   荒漠条件下甘草气孔振荡的水被动证据(英文) [J].
王根轩 ;
廖建雄 ;
吴冬秀 .
植物学报, 2001, (01) :41-45
[7]   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大面积人工种植试验初报 [J].
郭江平 ;
李文华 ;
木巴里克 ;
阿里木 ;
不详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0, (04) :133-136
[8]   草原植物光合生理生态研究 [J].
杜占池 ;
杨宗贵 ;
崔骁勇 .
中国草地, 1999, (03) :21-28
[9]   伊克昭盟三种生态型甘草水分状况 [J].
冯全民 ;
徐永厚 ;
李永新 ;
牧林 ;
张淑华 ;
秦振江 ;
张晓红 .
中药材, 1997, (07) :328-329
[10]   甘草种子抗逆性研究 [J].
陈震 ;
赵杨景 ;
李先恩 ;
林绮 .
中草药, 1996, (01) :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