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黔渝三角旅游区联动开发研究

被引:55
作者
邱继勤
朱竑
不详
机构
[1]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2]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
[3] 广东广州
关键词
区域旅游联动开发; 核心—边缘; 产业集聚; 川黔渝三角旅游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各旅游地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根据旅游资源的内在关联性、地理空间的邻近性、旅游产品的互补性,进行区域间的联合与协作,以区域旅游整体的力量参与竞争,进而实现各旅游地共同发展的开发过程。区域联动开发理论实质上是针对旅游欠发达、资源类似、竞争优势不突出的地区,在核心—边缘理论和产业集聚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理论。笔者以川黔渝三角旅游区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一区域进行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只有通过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才能实现区域内各景区的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论"大三峡旅游经济圈"构建中的鄂西与渝东区域整合 [J].
曹诗图 ;
崔进 ;
郑宇飞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 (03) :94-97
[2]   旅游空间合作研究进展 [J].
尹贻梅 ;
邢相勤 ;
刘志高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2, (04) :54-58
[3]   区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模式”探索:以苏南三镇为例 [J].
陶伟 ;
戴光全 ;
不详 .
人文地理 , 2002, (04) :29-33
[4]   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运用 [J].
汪宇明 .
经济地理, 2002, (03) :372-375
[5]   旅游资源区域联合开发研究——以重庆为例 [J].
田世政 .
重庆商学院学报, 2001, (05) :16-19
[6]   旅游沙丘因子和临界容量 [J].
胡镜荣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9, (01) :62-65
[7]   喀斯特石林旅游开发空间竞争研究 [J].
保继刚 .
经济地理, 1994, (03) :93-96
[8]   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研究──以皖南三大名山为例 [J].
保继刚,彭华 .
人文地理, 1994, (02) :4-9
[9]   滨海沙滩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竞争分析——以茂名市沙滩开发为例 [J].
保继刚 ;
梁飞勇 .
经济地理, 1991, (02) :89-93
[10]  
竞争战略[M]. 华夏出版社 , (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