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空间可达性分析——以河南省巩义市为例

被引:14
作者
祝英丽 [1 ,2 ]
李小建 [1 ,2 ,3 ]
机构
[1]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2]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3] 河南财经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村; 金融机构; 空间可达性; 巩义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3 [金融组织、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利用ArcGIS提供的分析,探讨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空间可达性。结果显示:县域金融网点布局具有行政科层组织结构特点,五家大型商业银行集中布局县城所在地;中国农业银行是农村主要的大型商业银行,但存在缩减网点趋势;农村信用社布局分散;邮政储蓄银行均位于各乡镇镇区。三者相比,农村信用社的空间可达性最高,邮政储蓄银行次之,五家大型商业银行最低,此三类金融机构的空间覆盖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薄弱区。开展中国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发展农村保险业,将农户组织起来,在金融服务薄弱区设置农村信用社流动服务网点等措施可以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和经济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正规金融与农村民间金融的垂直合作模式 [J].
娄锋 .
生产力研究, 2009, (09) :52-53+56
[2]   贫困地区农户正规信贷市场低参与程度的经验解释 [J].
黄祖辉 ;
刘西川 ;
程恩江 .
经济研究, 2009, 44 (04) :116-128
[3]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之空间可达性分析——以河南省巩义市初级中学为例 [J].
孔云峰 ;
李小建 ;
张雪峰 .
遥感学报, 2008, (05) :800-809
[4]   河南省银行业发展格局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J].
彭宝玉 ;
李小建 ;
郭扬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8, (04) :31-35
[5]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研究 [J].
许圣道 ;
田霖 .
金融研究, 2008, (07) :195-206
[6]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的成因分析:金融排斥性视角 [J].
何德旭 ;
饶明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8, (02) :108-114
[7]   金融排斥性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 [J].
何德旭 ;
饶明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7, (05) :54-60+66
[8]   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户借贷行为的调查研究 [J].
孙学敏 ;
赵昕 .
农村经济, 2007, (08) :61-64
[10]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金融排斥 [J].
田霖 .
工业技术经济, 2007, (07) :136-13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