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制造业集聚与企业区位选择

被引:84
作者
赵浚竹
孙铁山
李国平
机构
[1]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汽车制造业; 空间布局; 产业集聚; 区位选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471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本文利用2001-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汽车制造业企业有关数据,对近10年来中国汽车制造业的空间布局进行描述,利用地理集中度指数和EG指数对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测算和分析后,发现中国汽车制造业的空间集聚水平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的集聚水平对汽车制造业具有决定性和先导性影响。针对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的特点,构建了基于地级以上城市为空间单元的新建企业区位选择模型,进行估计后发现:①中国不存在类似欧美日等国家整车和零部件企业邻近的空间集中集聚现象;②零部件制造业的劳动密集型特点显著,不利于产业生产率和专业化水平提高;③在不考虑集聚经济的条件下,市场规模和地方保护对新建企业的区位选择影响非常显著。在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下,使得中国汽车制造业的专业化水平和空间集聚程度越来越低。
引用
收藏
页码:850 / 86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京津冀都市圈汽车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研究 [J].
黄娉婷 ;
张晓平 .
地理研究, 2014, 33 (01) :83-95
[2]   产业集聚、产业共聚与中国制造业生产率 [J].
贺灿飞 ;
肖晓俊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1) :111-120
[3]   集聚经济与中国制造业新企业区位选择 [J].
王俊松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3 (06) :19-26
[4]   集聚效应对跨国公司在华区位选择的影响 [J].
余珮 ;
孙永平 .
经济研究, 2011, 46 (01) :71-82
[5]   制造业企业区位选择与南京城市空间重构 [J].
吕卫国 ;
陈雯 .
地理学报, 2009, 64 (02) :142-152
[6]   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测度与辨识——基于方法论的文献综述 [J].
余东华 ;
刘运 .
世界经济文汇, 2009, (01) :80-93+49
[7]   中国汽车产业地理集中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吴铮争 ;
吴殿廷 ;
袁俊 ;
徐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1) :116-121
[8]   我国制造业区域集聚程度决定因素的研究 [J].
路江涌 ;
陶志刚 .
经济学(季刊), 2007, (03) :801-816
[9]   产业集聚、所有制结构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区位选择 [J].
张俊妮 ;
陈玉宇 .
经济学(季刊), 2006, (03) :1091-1108
[10]   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 [J].
罗勇 ;
曹丽莉 .
经济研究, 2005, (08) :106-11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