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异譹的四个假说及其理论分析

被引:25
作者
金晓彤
杨晓东
机构
[1] 吉林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消费行为; 变异; 假说; 制度变迁;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04.11.002
中图分类号
F126 [人民生活状况];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从西方传统消费行为理论不能充分解释中国经济转轨期居民消费行为的现实出发,深入地探讨了中国体制转轨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内在相关性,提出了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异的“假说”,并对所提出的“假说”进行了理论分析,印证了居民消费行为变异“假说”的真实性。得出的基本结论为:制度变迁是导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异的根本性原因;政府应重视居民消费行为问题的研究,确定适宜的宏观经济政策定位与政策组合,引导居民消费行为,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4+28 +2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我国居民消费行为分析——过度敏感性假说的运用 [J].
金晓彤 .
财贸经济, 2002, (01) :66-68
[3]   中国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分析 [J].
王合绪 ;
夏阳 .
经济科学, 2000, (04) :121-128
[4]   中国居民消费函数的理论与验证 [J].
余永定 ;
李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1) :123-133+207
[5]   消费理论的新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J].
袁志刚 ;
宋铮 .
上海经济研究, 1999, (06) :2-9
[6]   我国居民储蓄率的变动和因素分析 [J].
赵志君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8, (08) :23-26
[7]   用基本的生命周期模型研究储蓄率与收入增长率的关系 [J].
贺菊煌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8, (03) :33-35+39
[8]   中国的货币化进程、金融控制及改革困境 [J].
张杰 .
经济研究, 1997, (08) :21-26+79
[9]   我国居民收入高增长时期的储蓄存款分析 [J].
王信 .
经济科学, 1996, (05) :24-31
[10]   中国城乡家庭的储蓄和财产积累行为 [J].
王燕 .
金融研究, 1992, (09) :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