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GIS的广州市居民日常活动时空关系

被引:57
作者
周素红
邓丽芳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日常活动; 社会空间; 时间地理学; T-GIS; 时空; 广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随着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于生活质量的改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以研究个体活动时空关系为重点的时间地理学研究也得到发展。T-GIS能较好地反映和记录个体活动动态过程,为时间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近年来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住房与就业市场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发生了急剧的演化,城市居民的日常活动也发生变化,居民微观行为和日常活动组织及社会空间的研究正成为解释城市空间重构及其机制的重要研究视角。本研究结合T-GIS和时间地理学基本理论,以广州市为案例,利用居民出行日志的问卷调查数据,开发基于ArcGIS的居民行为链时空分析工具,揭示了典型时间断面居民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居民日常活动社会分异的的时空关系。结果表明,居民出行行为具有很强的时空关联性。城市中心区在一天不同时间都保持较强的吸引力,成为居民日常活动中各类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城市空间的拓展,改变了部分居民特别是居住在外围街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居民的日常活动时空关系存在一定的阶层分化,低阶层日常总体上离开居住地活动的时间最长,但日常活动的活动空间最小,人均月交通费用最低,主要活动空间位于城市中心区和部分传统单位生活区周边;高阶层日常总体上离开居住地活动的时间最短,其活动范围却最大,主要活动空间位于新城市中心区及其周边地区,人均月交通费用最高;中阶层的活动空间相对均衡,交通费用适中。这种时空关联性的分析,有助于揭示居民的日常活动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关系,拓展基于日常活动过程的城市社会空间研究及交通需求评估,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454 / 146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居民移动—活动行为的城市空间研究 [J].
柴彦威 ;
沈洁 .
人文地理, 2006, (05) :108-112+54
[2]   时空数据模型及TGIS研究 [J].
王贺封 .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6, (04) :11-13
[3]   基于居民通勤行为分析的城市空间解读——以广州市典型街区为案例 [J].
周素红 ;
闫小培 .
地理学报, 2006, (02) :179-189
[4]   时空GIS的研究与进展 [J].
王家耀 ;
魏海平 ;
成毅 ;
熊自明 .
海洋测绘, 2004, (05) :1-4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许学强 ;
周素红 .
经济地理, 2003, (04) :433-440
[6]   城市社会的时间地理学研究 [J].
柴彦威 ;
龚华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5) :17-24
[7]  
城市社会变迁:社区分化与利益群体分化[D]. 姚亮.华中师范大学. 2006
[8]  
中国城市生活空间结构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王兴中等著, 2004
[9]   Life cycle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selecting residential and job locations [J].
Kim, TK ;
Horner, MW ;
Marans, RW .
HOUSING STUDIES, 2005, 20 (03) :457-473
[10]  
RAMBLAS: A Regional Planning Model Based on the Microsimulation of Daily Activity Travel Patterns[J] . Jan Veldhuisen,Harry Timmermans.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 200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