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支农支出的最优规模及其实现

被引:47
作者
何振国
机构
[1] 财政部办公厅
关键词
财政支农; 最优规模; 刚性约束; 增长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8 [农村财政];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无论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农业自身的弱质性特点和农业外部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来看,财政支农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对于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的大小是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本文对中国财政支农支出的边际产出给予了判断,估计出了中国财政支农支出的最优规模大约为农业GDP的47.2%;进而考虑实际工作中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的刚性约束,建立了最优取向的增长模型,对2006~2020年财政支农支出总量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财政支农支出的最优规模具有较强的可实现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 / 9+16 +1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三农”问题的财政政策缺陷及其弥合 [J].
迟慧 .
农村经济, 2005, (01) :71-73
[2]   财政支农政策与中国农业增长:因果与结构分析 [J].
李焕彰 ;
钱忠好 .
中国农村经济, 2004, (08) :38-43
[3]   国债适度规模与我国国债的现实规模 [J].
贾康 ;
赵全厚 .
经济研究, 2000, (10) :46-54
[4]   我国财政支农规模问题分析 [J].
朱钢 .
中国农村经济, 1998, (10) :16-23
[5]  
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马拴友著, 2003
[6]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申书海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