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性行政垄断程度的测度研究

被引:99
作者
于良春
余东华
机构
[1]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大学反垄断与竞争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地区性行政垄断; 指数; ISCP框架; 测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3 [生产行业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通过构建地区性行政垄断指数对转型时期中国各省市区的地区性行政垄断程度进行了测算和比较。转型时期中国地区性行政垄断指数由三级指标体系构成,包括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49个三级指标,从制度、结构、行为、绩效等方面反映了行政力量对于市场竞争的影响。转型时期中国地区性行政垄断指数的编制和测算,为判断各省市区的地区性行政垄断程度及其动态演进提供了客观依据,为竞争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决策参考。地区性行政垄断指数作为一个评价体系,还能够用于分析各地区在体制改革、经济转型、市场化进程和区域政策效果等方面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地区间差异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3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市场化进程、国企改革策略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生决定 [J].
夏立军 ;
陈信元 .
经济研究, 2007, (07) :82-95+136
[2]   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 [J].
金煜 ;
陈钊 ;
陆铭 .
经济研究, 2006, (04) :79-89
[4]   中国国内地方保护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J].
李善同 ;
侯永志 ;
刘云中 ;
陈波 .
经济研究, 2004, (11) :78-84+95
[5]   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 [J].
白重恩 ;
杜颖娟 ;
陶志刚 ;
仝月婷 .
经济研究, 2004, (04) :29-40
[6]   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 [J].
樊纲 ;
王小鲁 ;
张立文 ;
朱恒鹏 .
经济研究, 2003, (03) :9-18+89
[7]   我国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和治理 [J].
银温泉 ;
才婉茹 .
经济研究, 2001, (06) :3-12+95
[8]  
反行政性垄断与促进竞争政策前沿问题研究[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于良春, 2008
[9]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市场整合与工业集聚[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陆铭, 2006
[10]  
竞争秩序与竞争政策[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冯兴元等撰稿,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