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策博弈到立法博弈——关于当代中国立法民主化进程的省察

被引:72
作者
许章润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北京
关键词
博弈; 政策博弈; 立法博弈; 公众参与;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08.03.004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从政策博弈转向立法博弈,是权益分配机制的重大变革,也是呈现于此刻中国大地上有关分配正义的重要事实。过去中国的公权力表现为一种高度一元化状态,最高权力的指令构成了全体行动的纲领,社会听命于政治,而政治一统,基本谈不上所谓博弈问题。近二十年来,多元利益和多元主体的形成,逐渐造成了由利益博弈来担当正义分配的机制之势,表现为从政策博弈向立法博弈的转型,其实质是利益博弈的法制化。立法博弈展示了中国式政治、社会转型的真实形态,牵扯到公权与私权、社会与国家等多方因素。这种转变催生立法的公开性与程序化的可能性,形成"立法市场"的制度潜能。立法博弈是一种治理方式,公众参与和公民社会的发育是政策博弈向立法博弈转型的应有之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 / 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利益主体多元化与中国未来走向 [J].
党国英 .
同舟共进, 2007, (09) :3-3
[2]   和平与冲突:中国面临的六大问题——一位汉语文明法学从业者的民族主义文本 [J].
许章润 .
政法论坛, 2005, (06) :94-115
[3]  
说法 活法 立法[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许章润, 2004
[4]   特权垄断:国家的一块心病 [J].
胡星斗 .
同舟共进, 2007, (02) :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