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探讨

被引:16
作者
李辉腾
李亚东
贾伟
梁慧贤
钟结仪
机构
[1] 广东同江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观察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急性脑出血组),83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12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的血浆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出血组全血黏度(低、中、高切)和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高于脑梗死组和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红细胞沉降率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出血组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和大血小板百分率4项指标均低于脑梗死组(P<0.05);急性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出血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785±332)μg/L,明显高于脑梗死组[(365±234)μg/L]和对照组[(163±7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高切全血黏度(r=0.812,P<0.01),中切全血黏度(r=0.917,P<0.01),血浆黏度(r=0.893,P<0.01)呈正相关。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可作为急性脑出血和脑梗死的诊断依据之一,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情况更加突出。
引用
收藏
页码:2704 / 270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研究 [J].
赵凯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 32 (09) :1007-1008
[2]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t-PA、PAI-1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J].
吴国友 ;
吕远栋 ;
刘小利 ;
周欢琴 ;
翁秀妹 ;
李萌 .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1, 11 (02) :117-119
[3]   酶法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脑血管疾病的应用价值 [J].
高广卫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 32 (02) :284-284
[4]   急性脑血管病血流变学改变的临床研究 [J].
尚传卫 ;
白小红 ;
陈章 ;
张岩 ;
关静 .
西南军医, 2010, 12 (01) :15-16
[5]   脑出血与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比较 [J].
许红峰 ;
许亚丽 ;
贾芸 ;
马银龙 .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6, (03) :9-10
[6]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 [J].
秦正良 .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3, (02) :140-141+143
[7]   65例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结果分析 [J].
甘伟孝 ;
张素萍 ;
安效声 .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1999, (03) :193-194
[8]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纪要 [J].
吴逊 .
卒中与神经疾病, 1997, (02) :51-55
[9]   局灶性脑缺血早期过程中的炎症及其损伤作用 [J].
刘立 .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6, (01)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