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乡村建设:内在机理、衔接机制与实践路径

被引:105
作者
谢文帅 [1 ]
宋冬林 [1 ]
毕怡菲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2] 英国萨里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数字乡村; 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信息化; 政治经济学;
D O I
10.19563/j.cnki.sdzs.2022.02.010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1201 ;
摘要
数字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是落实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在理论层面,数字乡村建设以数据要素赋能推动农村数字化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以平台化经济组织形式推动农村生产关系变革,以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推动农村上层建筑调整,正在深刻改变着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在实践层面,为高质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应当加快完善数字乡村建设体制机制,促进数字乡村建设主体协同合作;夯实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基础,增加乡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供给;重塑数字乡村建设微观主体,不断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激活数字乡村建设内在动力,打造多层次乡村数字化人才队伍;坚持数字乡村建设分类施策原则,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乡村振兴中基层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衔接机制——基于“情境—策略”的分析框架 [J].
朱天义 ;
黄慧晶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5 (01) :110-122
[2]   数字乡村的内生发展模式:实践逻辑、运作机理与优化策略 [J].
沈费伟 .
电子政务, 2021, (10) :57-67
[3]   数据成为现代生产要素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J].
宋冬林 ;
孙尚斌 ;
范欣 .
经济学家, 2021, (07) :35-44
[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数字乡村建设模式及实施路径 [J].
滕欢 ;
李聪聪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3 (03) :74-80
[5]   中国数字乡村建设若干问题刍议 [J].
曾亿武 ;
宋逸香 ;
林夏珍 ;
傅昌銮 .
中国农村经济, 2021, (04) :21-35
[6]   数字乡村建设:作用机理、现实挑战与实施策略 [J].
王胜 ;
余娜 ;
付锐 .
改革, 2021, (04) :45-59
[7]   数字乡村建设视域下农民实践参与度评估及驱动因素研究 [J].
苏岚岚 ;
彭艳玲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05) :168-179+199
[8]   数字乡村赋能与农民收入增长:作用机理与实证检验——基于农民创业活跃度的调节效应研究 [J].
齐文浩 ;
李明杰 ;
李景波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02) :116-125+148
[9]   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J].
宋冬林 ;
谢文帅 .
经济学动态, 2020, (12) :3-14
[10]   信息鸿沟与数字乡村建设的实践症候 [J].
陈潭 ;
王鹏 .
电子政务, 2020, (12)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