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秋季大气边界层结构与特征分析

被引:33
作者
张鑫 [1 ]
蔡旭晖 [1 ]
柴发合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大气边界层; 风-温结构; 北京; 秋季;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06.042
中图分类号
P404 [近地面层气象学、近地面层大气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2000年9—10月北京市西部城、郊3个站点的探空资料,分析该地区秋季边界层高度的平均变化规律,探讨边界层内温度、风向、风速的廓线性质和结构特征,了解其时空变化和差异。结果表明,北京市秋季白天边界层最大高度平均约1km,夜间稳定层高度在200~400m之间。晴朗天气里,白天城区边界层温度高于郊区,反映出城市热岛的作用,夜间热岛现象不明显。较低的边界层高度和其顶部经常维持的强稳定层(强逆位温层)阻断上下层流动的关联,有利于近地面大气维持静稳状态和该季节雾、霾天气的出现。夜间约400m以下气层的流动大体分为3种形态,即整层小风型、低空急流型和贴地风速极大型。温度层结与夜间流动结构有密切对应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20 / 2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北京市秋季城区和郊区大气边界层参数观测分析 [J].
王欣 ;
卞林根 ;
逯昌贵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4) :475-484
[2]   北京大气边界层中风和温度廓线的观测研究 [J].
卞林根 ;
程彦杰 ;
王欣 ;
高志球 ;
汪瑛 ;
陆龙骅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2, (S1) :13-25
[3]   北京海淀地区大气边界层的数值模拟研究 [J].
佟华 ;
桑建国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S1) :51-60
[4]   北京地区大气混合层高度的研究及气象特征 [J].
程水源 ;
张宝宁 ;
白天雄 ;
金宁 .
环境科学丛刊, 1992, (04) :46-52
[5]   北京地区大气混合层的探测与预测模式的检验 [J].
张霭琛 ;
孙成国 ;
田毅 .
气象学报, 1990, (03) :345-354
[6]  
Evaluation and model impacts of alternative boundary-layer height formulations.[J].D. H. P. Vogelezang;A. A. M. Holtslag.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1996, 3
[8]  
大气物理学.[M].盛裴轩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  
边界层气象学导论.[M].(美)斯塔尔(Stull;R.B.)著;杨长新译;.气象出版社.1991,
[10]  
北京气候志.[M].北京气象局气候资料室编著;.北京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