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地方实践困境及乡土逻辑——以云南玉村实地调查为讨论中心

被引:59
作者
许汉泽
李小云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乡土逻辑; 生存伦理; 组织困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通过对"精准扶贫"政策在村级实践过程的调研发现,在精准识别阶段出现了程序调整与选择性平衡,在精准帮扶过程中发生了"逼民致富"和贫困户参与不足,在精准管理环节又遭遇了由于权责不匹配而带来的管理体制僵化问题。而在这背后隐藏的是乡土社会的模糊性与农民之间的平均主义、农村扶贫主体缺失与小农生存伦理的抵抗以及部门之间条块化分割与基层社会组织困境的乡土逻辑,以上原因共同导致了精准扶贫地方实践与政策表达发生背离。最后提出了完善贫困户甄别机制、进行基层干部赋权、培育村庄内生社会组织以及加强扶贫绩效考核等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84 / 18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层理论.[M].杨念群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3]   通过精准扶贫完成扶贫脱贫任务 [J].
张琦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5, (12) :24-27
[4]   精准扶贫战略的多层面解读 [J].
左停 .
国家治理, 2015, (36) :16-21
[5]   扶贫瞄准困境与乡村治理转型 [J].
许汉泽 .
农村经济, 2015, (09) :80-84
[6]   实施精准扶贫新战略的难题和破解之道 [J].
杜志雄 ;
詹琳 .
中国发展观察, 2015, (08) :23-26
[7]   论我国的扶贫治理:基于扶贫资源瞄准和传递的分析 [J].
李小云 ;
唐丽霞 ;
许汉泽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15, (04) :90-98+250
[9]   扶贫开发与村庄团结关系之研究 [J].
王春光 .
浙江社会科学, 2014, (03) :69-78+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