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细胞超微结构及突触小泡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马尚峰 [1 ]
胡昔权 [2 ]
宿宝贵 [1 ]
潘三强 [1 ]
李鹏 [1 ]
吕来清 [1 ]
机构
[1] 暨南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运动训练; 脑梗死; 大鼠; 神经功能; 超微结构; 突触小泡蛋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研究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脑组织缺血半影区细胞超微结构及突触小泡蛋白(synap-tophysin,SYN)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用90只SD成年大鼠制作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术后24 h随机分成卒中训练组、卒中未训练组,假手术组大鼠只暴露分离血管、神经。卒中训练组大鼠每天予以抓握、平衡、旋转等训练;卒中未训练组则置于普通笼内饲养,除可自由进食与自主活动外,不予以任何针对性训练,并分别在造模后3、7、21及35 d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缺血半影区SYN免疫阳性产物的表达,用W estern b lot方法测定SYN蛋白表达含量的变化,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缺血半影区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造模后3 d,神经功能评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造模后7、21和35 d,卒中训练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卒中未训练组(P<0.05)。在细胞线粒体、核和粗面内质网等超微结构方面,卒中训练组亦多于未训练组;在造模后3和7 d时,卒中训练组、未训练组和假手术组SYN蛋白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卒中训练组SYN蛋白的表达则在21和35 d时均明显多于卒中未训练组和假手术组(P<0.05)。结论:运动训练能提高脑梗死大鼠平衡、抓握与行走能力,改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保护缺血半影区神经细胞线粒体等超微结构,上调脑组织缺血半影区SYN蛋白的表达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66 / 5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运动训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皮层p38表达的影响 [J].
贾子善 ;
槐雅萍 ;
翟金萍 ;
何春年 ;
不详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 2005, (11) :48-49
[2]   脑卒中后大脑可塑性研究及康复进展 [J].
周士枋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2, (07) :57-59
[3]   康复训练对大鼠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J].
徐莉 ;
李玲 ;
陈景藻 ;
郭振援 ;
王冰水 ;
袁华 ;
刘卫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0, (02) :22-24
[4]  
神经生物学技术[M].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郭云良等主编, 2005
[5]   Activity blockade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functional synapses in the hippocampus of newborn rats [J].
Lauri, SE ;
Lamsa, K ;
Pavlov, I ;
Riekki, R ;
Johnson, BE ;
Molnar, E ;
Rauvala, H ;
Taira, T .
MOLECULAR AND CELLULAR NEUROSCIENCE, 2003, 22 (01) :10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