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流动性、股权制衡机制与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来自1999—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61
作者
唐跃军
谢仍明
机构
[1]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
[2]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 天津
关键词
股份流动性; 制衡机制; 现金股利; 隧道效应; 公司治理;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06.02.016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基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提出六个研究假设,然后构建回归模型研究因为我国股市“同股同权不同价”的股权分置现象而导致的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具体探讨非流通股和流通股流动性、股权监督制衡机制对于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非流通股股东(通常为控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通常为中小股东)之间的确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各类非流通股和流通股股东的持股比例、所持股份类型以及他们之间的监督制衡作用对派发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存在重要影响。本文最后给出六点建议试图限制非流通股股东通过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谋取私利。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我国公司红利政策与股市波动 [J].
俞乔 ;
程滢 .
经济研究, 2001, (04) :32-40+95
[2]   上市公司选择股利政策动因的实证研究 [J].
陈国辉 ;
赵春光 .
财经问题研究, 2000, (05) :48-56
[3]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证分析 [J].
吕长江 ;
王克敏 .
经济研究, 1999, (12) :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