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服务业集聚效应实证分析

被引:27
作者
胡霞 [1 ]
魏作磊 [2 ]
机构
[1]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省情研究中心
[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关键词
服务业; 集聚效应; 集聚弹性;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09.08.016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摘要
服务业的集聚特征非常明显,这种特点对各地服务业的生产效率和规模带来一定影响。本文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发现服务业集聚对其生产率的提升有明显推动作用,同时服务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对其生产率也显著起到正向影响作用;不同层次的教育水平对服务行业的生产率的影响方向不同,且教育水平对生产率的影响在逐步减弱。本文还发现集聚弹性所反映出来的各服务行业集聚水平变化对服务业增长产生的影响不同,大多数服务行业的集聚能促进服务业规模的增长,但有3个行业的集聚反而会对服务业发展不利;服务业集聚弹性在不同地区是有差别的,中部地区最为明显,东部次之,西部地区的集聚效应最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城市服务业空间集聚变动趋势研究 [J].
胡霞 .
财贸经济, 2008, (06) :103-107+129
[2]   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 [J].
张华 ;
梁进社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2) :14-24
[3]   工业经济增长集聚弹性研究——对中国三大经济圈的实证分析 [J].
吴楠 ;
刘保珺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7, (02) :89-93
[4]   生产率、城市规模与经济密度:对城市集聚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 [J].
陈良文 ;
杨开忠 .
贵州社会科学, 2007, (02) :113-119
[5]   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 [J].
范剑勇 .
经济研究, 2006, (11) :72-81
[6]   中国城市服务业发展差异的空间经济计量分析 [J].
胡霞 ;
魏作磊 .
统计研究, 2006, (09) :54-60
[7]   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就业弹性的比较——基于面板数据模型(Paneldatamodel)的实证研究 [J].
张江雪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10) :100-110
[8]   中国城市集聚效益实证分析 [J].
吉昱华 ;
蔡跃洲 ;
杨克泉 .
管理世界, 2004, (03) :67-74+94
[9]   Productivity and the density of economic activity [J].
Ciccone, A ;
Hall, RE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6, 86 (01) :5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