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

被引:5
作者
史哲 [1 ]
王拥军 [2 ]
机构
[1] 北京航空总医院神经内科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急性缺血性卒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观察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惠者发病早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变化,探讨其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423例首发住院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7 d内血清hs-CRP水平进行测定,按照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标准对患者进行病因及发病机制分型,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不同病因中,心源性卒中组hs-CRP水平最高[(8.09±4.47)mg/L],其次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组[(5.89±4.02)mg/L]、其他病因组[(5.21±4.64)mg/L]、穿支动脉疾病组[(3.67±3.47)mg/L]、病因不明确组[(2.83±4.40)mg/L],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7.905,P=0.015);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因中发病机制不同,hs-CRP水平亦不相同,由高到低依次为:动脉-动脉栓塞组(7.88±3.35)mg/L]、混合机制组(5.88±3.50)mg/L]、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组[(5.15±4.36)mg/L]、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组[(4.47±3.88)mg/L],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5.821,P=0.013)。结论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不同CISS亚型hs-CRP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增强免疫速率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灵敏性比较 [J].
彭华春 .
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 (09) :80-81
[2]   170例急性脑梗死CISS分型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马中华 ;
孙林 ;
田国红 ;
张晓君 .
中国卒中杂志, 2011, 6 (10) :772-777
[3]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J].
韩立堂 ;
滕继军 ;
刘广琴 .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1, 5 (05) :386-393
[4]   C反应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张晓慧 ;
李光韬 ;
张卓莉 .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1, 5 (01) :74-79
[5]   脑梗死急性期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梗死分型、预后的关系 [J].
刘丹 ;
刘国荣 ;
张茂林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 12 (15) :5-7
[6]   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相关性探讨 [J].
吴英 ;
陈崇基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9, 30 (01) :36-38
[7]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TOAST病因分型及预后分析 [J].
李丽娟 ;
李巧薇 ;
谭少华 .
广东医学, 2008, (06) :1012-1013
[8]   缺血性脑卒中TOAST病因分型和预后 [J].
吴丽娥 ;
刘鸣 ;
张月辉 ;
赵晓玲 ;
杨杰 ;
谈颂 ;
张世洪 ;
吴波 ;
谭燕 ;
王清芳 ;
王丽春 ;
李伟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4, (04) :9-12
[10]   C-reactive protein and aetiological subtype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J].
Terruzzi, Alessandro ;
Valente, Laura ;
Mariani, Roberto ;
Moschini, Luca ;
Camerlingo, Massimo .
NEUROLOGICAL SCIENCES, 2008, 29 (04) :24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