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
被引:5
作者:
史哲
[1
]
王拥军
[2
]
机构:
[1] 北京航空总医院神经内科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
来源: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急性缺血性卒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观察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惠者发病早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变化,探讨其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423例首发住院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7 d内血清hs-CRP水平进行测定,按照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标准对患者进行病因及发病机制分型,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不同病因中,心源性卒中组hs-CRP水平最高[(8.09±4.47)mg/L],其次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组[(5.89±4.02)mg/L]、其他病因组[(5.21±4.64)mg/L]、穿支动脉疾病组[(3.67±3.47)mg/L]、病因不明确组[(2.83±4.40)mg/L],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7.905,P=0.015);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因中发病机制不同,hs-CRP水平亦不相同,由高到低依次为:动脉-动脉栓塞组(7.88±3.35)mg/L]、混合机制组(5.88±3.50)mg/L]、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组[(5.15±4.36)mg/L]、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组[(4.47±3.88)mg/L],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5.821,P=0.013)。结论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不同CISS亚型hs-CRP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0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