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南部地区南北向构造的形成及动力学探讨

被引:8
作者
王瑜
李齐
万景林
李大明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南北向构造; 构造演化; 动力学; 西藏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新生代晚期 (5~ 4Ma)以来 ,西藏南部地区发生了整体快速抬升 ,同时形成了广泛分布的近南北走向的断陷谷、北东及北西走向的走滑断层。在藏南地区仍在活动的构造中 ,南北向挤压作用形成的南北走向的张裂、北东和北西走向的挤压 -走滑断层是该区的主要活动构造类型。这些构造的形成体现了南北向深层挤压作用所导致的中浅层次的沿挤压应力方向的张裂、北东及北西走向的剪切 -挤压型的共轭线性构造。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西藏及腾冲地区晚新生代火山作用的构造背景 [J].
王瑜 .
地质论评, 1999, 45(S1) (S1) :905-913
[2]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火山岩的成因机制 [J].
赖绍聪 .
岩石学报, 1999, (01) :99-105
[3]   冈底斯岩带热演化史的MDD模式新证据Ⅱ [J].
陈文寄 ;
李齐 ;
郝杰 ;
周新华 ;
孙敏 .
科学通报, 1998, (21) :2332-2336
[4]   青藏高原三维变形运动学的时段划分和新构造分区 [J].
马宗晋 ;
张家声 ;
汪一鹏 .
地质学报, 1998, (03) :211-227
[5]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上新世以来快速抬升的裂变径迹证据 [J].
丁林 ;
钟大赉 ;
潘裕生 ;
黄萱 ;
王庆隆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5, (16) :1497-1500
[6]   青藏高原现代地壳运动与地球动力学研究新进展 [J].
郑剑东 .
地震地质, 1992, (01) :30-31
[7]   西藏格林错断层带的基本特征 [J].
吴章明 ;
申屠炳明 ;
曹忠权 ;
邓起东 .
地震地质, 1992, (01) :41-46+101
[8]   中昆仑造山带钾玄岩质火山岩的地质、地球化学和时代 [J].
邓万明 .
地质科学, 1991, (03) :201-213
[9]   青藏高原构造特征与邻区受力状态 [J].
钟嘉猷 .
地震地质, 1988, (03) :67-77
[10]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M]. 中国地图出版社 , 国家地震局《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编委会编制,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