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发展是否增强地方政府财政回应性

被引:11
作者
刘成奎
徐啸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政府回应; 网络社会; ICT; 系统GMM;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 [中国财政];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信息不对称导致政府对居民公共服务偏好的回应出现偏离。如何在网络社会下修正这种偏离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课题。互联网等ICT技术通过降低信息成本提高政府透明度,有效增强了政府投资公共服务领域的外在约束和内在激励。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ICT对政府财政回应的影响机理,寻找政府财政回应的替代变量,并利用中国省级层面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加以检验。研究发现:(1)ICT发展加强了民众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督,促使地方政府支出偏好由寻租空间更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公共服务;(2)ICT发展增加了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威胁了地方政府晋升考核体系中的社会治理指标,我国使地方政府的支出偏好主动转型;(3)ICT对地方公共服务水平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影响机制,对东中西部有不同影响。实证结果通过了安慰剂等稳健性检验。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促进网信事业发展有助于刺激地方政府向满足居民公共服务需求转型,进而加速服务型政府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1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2]   政治传播与政治信任的关系——以中国农民的政治信任为考察对象 [J].
卢春龙 ;
严挺 .
学习与探索, 2015, (12) :48-56
[3]   网络空间的政治互动:公民诉求与政府回应性——基于全国性网络问政平台的大数据分析 [J].
孟天广 ;
李锋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03) :17-29
[4]   地方财政对本地居民偏好的回应性研究 [J].
尹恒 ;
杨龙见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5) :96-115+206
[5]   ICT基础设施:投资方式与最优政策工具 [J].
荆林波 ;
马源 ;
冯永晟 ;
周亚敏 .
经济研究, 2013, 48 (05) :47-60
[6]   公众网络参与与政府回应演化博弈分析 [J].
李大芳 ;
白庆华 ;
陈志成 .
统计与决策, 2011, (21) :45-47
[7]   县级财政生产性支出偏向研究 [J].
尹恒 ;
朱虹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1) :88-101+222
[8]   网民政治参与和政府回应性研究 [J].
韩平 ;
董珏 .
理论界, 2010, (02) :24-26
[9]   公共财政:概念界说与演变脉络——兼论中国财政改革30年的基本轨迹 [J].
高培勇 .
经济研究, 2008, 43 (12) :4-16
[10]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 [J].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7, (07) :3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