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限售股解禁的减持效应研究

被引:31
作者
黄建欢 [1 ]
尹筑嘉 [2 ]
粟瑞 [1 ]
机构
[1]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2]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限售股; 解禁; 减持效应; 自稳定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限售股解禁及其减持现象将在中国股市长期存在,利用博弈分析和实证研究以深刻认识该现象并阐述其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进而为相关治理途径选择提供依据。通过序贯博弈模型和同时决策的静态博弈模型分析限售股解禁的减持效应,并基于事件研究法进行实证研究。博弈模型推导表明,减持效应可能存在;当已流通股与解禁股的相对规模差异不大时存在减持效应的自稳定机制。实证分析证实了前述推断,并发现减持效应出现自稳定机制时往往伴随着股价的显著下跌;解禁日后存在一段观望期,期间减持效应不显著,但之后出现大规模的减持行为;提前反应明显强于减持效应,限售股解禁的心理冲击影响可能大于实际减持压力。要缓解限售股的解禁和减持压力,关键在于大幅度提升市场对股票的需求,有效承接供给规模的巨量增加,而其重点是提升市场投资需求和持股信心。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大小非”解禁冲击了中国证券市场吗 [J].
杨栋 ;
张建龙 ;
张小涛 .
当代经济科学, 2009, 31 (02) :49-55+125
[2]   限售股流通与股价效应关系的实证研究 [J].
冯玲 .
技术经济 , 2008, (09) :98-104
[3]   非流通股流通对市场的冲击分析 [J].
薛立 ;
吴隽 ;
曲世友 .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4) :29-30
[4]   证券价格的事件性反应——方法、背景和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应用 [J].
陈汉文 ;
陈向民 .
经济研究, 2002, (01) :40-47+95
[5]   股票市场对非流通股比例的价格反应——兼析释放非流通股对股市冲击效应及策略 [J].
朱武祥 ;
郭志江 .
经济研究, 1999, (05) :34-40
[6]   利用可交换债券变现国家股为国家财政融资 [J].
唐国正 ;
许宁 ;
王志诚 ;
史树中 .
经济研究, 1998, (10) :65-70
[7]  
全流通市场下估值中枢为何呈下移趋势[N]. 上海证券报. 2008 (011)
[8]  
Managerial Ownership, Incentive Contracting, and the Use of Zero-Cost Collars and Equity Swaps by Corporate Insiders[J] . J. Carr Bettis,John M. Bizjak,Michael L. Lemmon.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 2001 (3)
[9]  
Market valuation of employee stock options[J] . David Aboody.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 1996 (1)
[10]  
扩大内需应把提振股市作为切入点 .2 刘纪鹏,赵晓,吕随启,吴晓求,曹凤岐,贺强等. 证券时报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