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可持续性的能值分析

被引:33
作者
段晓峰
许学工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环境经济系统; 能值分析; 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黄河三角洲地区位于沿海开放地带,经济地位特殊而重要。而三角洲又是生态环境脆弱带,在资源开发中承受着巨大的环境压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黄河三角洲永恒的主题。基于能值理论与方法,通过一系列能值指标的建立,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环境经济系统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该地区能值用量较大,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资源消耗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此基础上,通过可持续性能值指标的动态分析为该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协调问题 [J].
张雷 ;
沈叙建 ;
杨荫凯 ;
程晓凌 ;
姜巍 ;
吴映梅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6) :10-19
[2]   基于能值分析的江苏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态势及持续发展对策 [J].
李加林 ;
许继琴 ;
张正龙 .
经济地理, 2003, (05) :615-620
[3]   广州城市生态系统能值分析研究 [J].
隋春花 ;
蓝盛芳 .
重庆环境科学, 2001, (05) :4-6+23
[4]   东营市风能资源探讨 [J].
张洪卫 ;
马立娟 ;
张立清 .
陕西气象, 2000, (06) :8-10
[5]  
山东海洋资源与环境[M]. 海洋出版社 , 李荣升, 2002
[6]  
黄河三角洲地域结构、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M]. 海洋出版社 , 许学工著, 1998